深化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 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分享到:

深化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 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2024年12月19日 12:01 来源:光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作者:唐珏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做好经济工作的宝贵经验。在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五个必须统筹”,即“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五个必须统筹”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指向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也是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科学方法论。

  1.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这是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的关键所在

  充满活力、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实现机制,可以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但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有为政府矫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功能缺陷,为有效市场保驾护航。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放得活”,是让市场更有效,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要素流动自主有序、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管得住”,是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和政府“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与市场如同人之两手,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就是强调市场与政府“两手并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必须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提供基本保障;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2.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这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支撑

  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才能增长物质产品,积聚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国家实力。

  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意味着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形成了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不只是总量的平衡,还表现在结构的优化与适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不断循环的基本保障。反之,则会造成经济循环受阻。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供求失衡问题,既有供给端的问题,也有需求侧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国内需求不足。解决之道在于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既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也要注重需求侧管理,特别是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的背景下,更需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通过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拓展供给空间,以高效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3.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作为新质生产力载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又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是接续发展的,元宇宙、脑机接口、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本质特征,在未来有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迅速崛起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但这些产业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传统产业;汽车、钢铁、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曾经也是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一则,经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全可以“老树发新芽”;二则,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三则,传统产业中有不少是各地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这些特色产业的支撑。因此,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强调退出,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一哄而起,应该是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产业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到“喜新不厌旧”,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让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关键是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方面,瞄准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精准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塑造新动能;另一方面,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转型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更新转化旧动能。新旧动能双轮驱动,共同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4.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这是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突破口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存量与增量是经济学上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已经拥有的总量,即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等的结存数量。增量则指某一时间段内,系统或个体所拥有的资源、资产的增加部分,反映的是资源或资产在这段时间内的增长情况。经济发展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是一个不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进而提升质量的持续过程。

  存量和增量互为条件、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存量是增量的基础,增量是存量的发展。没有存量,就没有增长与变化的基础,也就无法产生增量;没有增量,也就难于守住存量。在经济发展中,存量是基础,只有盘活存量,才能实现“老干生新枝”;增量是拓展,只有不断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做优增量,才能“新枝发新芽”。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做优增量,也需盘活存量。增量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新投入量,科技创新是形成增量资源的重要驱动力。一是科技进步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范围,增加了可获取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二是科技进步产生了新的资源,例如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要素资源。实践中应防止对增量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做优增量,是将增量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领域与行业,提高要素资源使用效率。存量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盘活存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盘活什么”以及“如何盘活”。回答前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摸清存量资源的家底,充分挖掘存量资源市场价值;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强化资源整合力度,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使存量资源变得“更新”“更绿”“更含金”。

  5.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这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基础的有力保证

  经济发展既要看质,也要看量。质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效益、持续性和安全性等;量表现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范围等。量和质是相互统一的。量的合理增长为质的有效提升创造条件,质的有效提升为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动力。从中长期看,经济发展失去质就不会有量,离开量也不会有质,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量变会转化为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会引起新的量变,进而构成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13年至2023年,经济年均增速超过6%,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提升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0.6万美元提升到1.27万美元。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协调发展步伐更加稳健,绿色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开放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共享发展成效显著加强。

  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既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核心目标,也是做大总量的重要途径。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的发展质量,包括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全方位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核心在于优化要素配置结构、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以既定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核心是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创新驱动的“新动力”替代要素投入的“老动力”。三大变革相互依托,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必须系统推进,才能实现经济“量”“质”齐升,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9日 06版)

【编辑:刘阳禾】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